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91)
這雖然是開玩笑的閑談,但有一定的道理。現在大家都自己慶幸,我們成佛都在地藏王菩薩前頭。我們現在念《地藏經》,稱地藏王菩薩圣號,他要把我們都度盡了,他才成佛。但是你可不要等著,這中間恐怕還是要受苦的。要精進一點,否則容易產生懈怠心。
“發誓愿已,具聞清凈蓮華目如來而告之言:光目!汝大慈愍,善能為母發如是大愿。”她這一發愿相應了,一感就應,是真正的相應。清凈蓮華目如來就告訴她說:“你這么樣發愿是大慈愍,為你母親發的這個愿是最大的愿了。”像我們有人就想起要怎么為媽媽免難,就沒有想到為別的眾生免苦。所以我們打佛七也好,做佛事也好,你用心時不只要先想到你媽媽,還要想到一切眾生,因為一切眾生都是你的父母。
無量劫來,乃至于我們的冤親債主,不只要回向給我們的父母,就是跟我們最有仇的,感覺上跟你最別扭,這個人最整你害你的,你發愿先度他。這樣的壞人讓他不要在這世界上了,讓他成佛!成了佛了,他就再不壞了。你度一個壞人,比度一萬個善人還好。這個發愿是對所有眾生發的,所以清凈蓮華目如來就贊嘆她說:“你給你母親發這個大愿,從這個愿里,你母親就已經免難了。”
“吾觀汝母十三歲畢,舍此報已,生為梵志,壽年百歲。過是報后,當生無憂國土,壽命不可計劫。后成佛果,廣度人天,數如恒河沙。”
清凈蓮華目如來看她的媽媽,在十三歲以后死了,舍了這個報身轉世做修道者。“梵志”是印度的學者,學什么的?學清凈行的。“梵志”就是志向要生梵天。做了“梵志”,壽命百歲,之后就生到無憂國土,那時他的壽命就不可計劫了,不是以時間來算他活多少年。不知是生到極樂世界,或者藥師琉璃光如來世界,那個時候他生的凈土叫做“無憂世界”。
“廣度人天,數如恒河沙”,這是說她媽媽。因為地藏王菩薩發這個大愿,她媽媽得到什么好處了呢?得到了十三歲壽命舍完了,生做梵志,壽命百歲;乃至梵志的壽命盡了,又生到無憂國土,那時的壽命就沒有窮盡了;一直到成佛,成了佛之后度一切眾生,所度眾生的數量多如恒河沙數。
這是地藏王菩薩過去的故事。如果大家想對道友講,不要按經上講,就跟他講故事好了。你說:“我給你們講一個人,這個人他怎么發愿,他過去怎么度他媽媽。”你把這個故事給他一講,他認為很好,他也會發愿的,他要度盡眾生。就是把這種好事都讓給別人,你隨緣這樣子做,你就是弘揚地藏法門了,你就是在實行地藏王菩薩的愿。他的目的是在度眾生,你常常勸人家這樣做,不也是在度眾生?不一定非得要講經,或是鄭重其事的才算是度眾生。
有一個弟子,他在工廠里,勸了很多人信佛了。雖然是個小工廠,反正見了一個勸一個,見兩個勸兩個,這個功德是無量的。你說沒有看到功德利益,這是不可見相的,不一定都會看到。也不能說你現在就受,因為你現在有些困難也不見得會解決。就像那個羅漢福度光目女,光目女求,也不是現在她媽媽就會怎么了,但是脫了地獄了,生做一個下賤人,十三歲就死了。別看眼前,等以后就好了!生為梵志了,以后就逐漸學道了,到無憂國去了。應當這樣看。
“佛告定自在王: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,即無盡意菩薩是。光目母者,即解脫菩薩是。光目女者,即地藏菩薩是。”
這個故事講完了,佛就跟定自在王菩薩說:“你知不知道,那時候的羅漢是誰?無盡意菩薩是。光目的媽媽是誰?就是現在的解脫菩薩,還沒有成佛,現在也都在這個法會里。光目女就是地藏王菩薩。”
我們就講到這里。今天的雨很大,大家還是來了,就是一念心!這種道心,會有感應的!有些問題不要看得過深了,我們把它現實化,就是看成是我們現在的情況,把它融于現在的日常生活當中。經上教導我們的,都要求我們把它連系到我們現在的生活中。我們有什么具體困難、有什么苦難,都可以這樣求,求的時候你要發愿。像光目女說要度一切眾生,這只是個愿,她當還是個女孩子,但是這個愿可以導致她行菩薩道,因為她今生發愿、來生發愿、生生發愿,永遠不停歇的發愿,永遠不停歇的度眾生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zsquickwin.cn/post/168.html
轉載聲明:本站發布文章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本站文章請注明文章來源!
相關文章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91)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90)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89)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88)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87)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86)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85)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84)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83)
- 夢參老和尚主講《地藏經》(82)